11月26日上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提出若干意见。
意见指出,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雄安新区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就推进北京发展和管理工作提出了5点要求。7年来,北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化对城市副中心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站位,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持创新引领、“五子”联动,创建“两个示范区”,建设绿色城市、森林城市、韧性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努力创造“城市副中心质量”,不断开创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北京日报客户端联合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截取2014年至2021年的卫星影像,从白天到黑夜,从60万米高空纵深感受7年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如何“成长”的。
这是城市副中心2014年至2021年间的8张全景图。虽然卫星截取影像的时间、光线、地表状态略有差异,造成了影像的颜色略有不同,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直观看到城市副中心的7年变迁。如果正居住或工作在城市副中心的你,也可以来找一找身边的变化。
我们再来看看局部。
遥感卫星不仅可以拍摄地表状态,还可以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建筑状况进行智能识别提取。
副中心建筑物轮廓提取卫星图
通过从卫星图片中智能识别提取建筑物轮廓,我们还看到了城市副中心7年间建筑物“增”与“减”的变化。
绿心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局部和台湖万亩游憩园“减”变化较为明显。
台湖万亩游憩园卫星图
大运河森林公园卫星图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卫星图
从2014年至2021年间,这三个区域的建筑物在日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绿色,成为城市副中心打造绿色城市、森林城市的“绿肺”和“氧吧”。
而备受瞩目的环球度假区则“增”了不少建筑物,成为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座文旅新地标。
北京环球度假区卫星图
北京城市副中心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顺应自然、尊重规律,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注重留白增绿,加强生态绿带建设,形成城市绿色空间体系,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绿色发展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最鲜明的特色,我们还专门通过卫星提取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植被指数(Ndvi)。让我们通过卫星影像来看看7年间城市副中心如何渐渐绿起来的。
人们生活的地方离不开光的存在,利用卫星观测夜晚灯光明暗程度,可以从太空视角来准确反映一个地区的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我们通过卫星截取了北京城市副中心2014年至2021年的夜景图,带您来看看这里的夜景如何变得越来越亮。
在今天发布的《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我们看到,到2025年,城市副中心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功能基本形成。北京市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基本完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取得显著成效,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城市副中心质量”体系初步构建。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基本建立,成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的重要支撑。
到2035年,现代化城市副中心基本建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的作用全面显现,形成现代化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城市副中心质量”体系完善成熟,与周边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让我们一起期待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明天会更好。